隐形的翅膀
文 谢晴鹤
闺密发来消息:“居然会叫妈妈了,昨天才刚七个月。”她说的是二胎女儿,喜悦自豪之情溢出屏幕。我怔了片刻,那些熟稔于心的育儿知识,竟伴随孩子的长大,全然忘却了。
透过闺密,我看到曾经焦虑的自己。女儿7个月了乳牙迟迟未萌出,14个月了仍不会走,两岁了还没摆脱尿不湿……无数忧心的事情袭来,让我心烦气躁。好想拍拍过去的自己:“很多的担心不过是内耗。”是的,将时间线拉长,在当下回望,那些何足挂齿?孩子早一点长牙晚一点迈开步子又有什么关系?在漫长的一生中,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,值得我们花心思浇灌的品质?也许,我们需要一点逆向思维,从未来的视角出发。
有个周末,我们被大雨困在了家里,正当我寻思着给女儿找点乐子时,只见她已在阳台上铺开地垫,原来,她要在阳台上“野餐”。看着她吃着小饼干,和爸爸有说有笑的样子,我突然明白了那些春日里一场场野餐的意义。那精心挑选的大草坪,手作的三明治与沙拉,暖阳下支起的帐篷……孩子都看在了眼里,并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。在我看不见的瞬间,孩子早已学会了为生活加糖。有人说,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,我的理解,财富自然是一方面,但父母的言行品格这些软实力更重要。那么,就从更好的我开始,从日拱一卒的我开始,将孩子的起跑线往前推进一厘米、两厘米、三厘米……
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里龙王对三太子说:“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。”是的,天下父母莫不如此。因为热爱写作,我拥有了富饶的精神世界,也想培养女儿写作的习惯。但是,女儿显然更倾心于手作的快乐。她写手账,涂涂画画,各种DIY,写完作业后钻进她的小世界、自成宇宙。我一度有些气恼。但当她因成绩下滑黯淡下去的眸子又闪亮时,当她喜滋滋地向我展示作品时,我想爱好并无高低,只要能给予她精神抚慰,我都应当支持。相比于沉迷于手机,被大数据裹挟着走,我更愿意她拥有自己的精神锚点,在未来每一个沉闷的时刻、难挨的时刻,将自己温柔托起。
育儿如种树。看着风雨中的大树,我常想,我的孩子如何能如大树一般,长出充满韧性的枝干,拥有强大的复原力?女儿一年级下学期时仍不会跳绳,而别人已经进入到花式跳绳阶段了。她垂头丧气,想要逃避。我和孩子爸爸轮流陪着她训练,纠正动作,加油打气,终于她能连跳三下、五下、二十下了……我变着花样地夸她,为的就是强化她的体验,让她深刻体悟到:困难只是一时的,只要不放弃,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。孩子如飞鸟,总要离开父母的庇护,只有长出强健的翅膀,才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。
儿童节前,我在网上给孩子选购礼物,提供情绪价值的,有助学习的,满足生活实用的……琳琅满目,全是即时可达的快乐。但我知道,一定还有另外一种礼物,它经由时光慢慢雕琢而成,看似隐形却又时常显现,那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、爱的滋养、精神骨骼的日益强壮……这礼物缓慢生成,指向未来,无价,且宝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