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得满径烂漫
梁玉
岁月悠悠流淌,悄然润泽生命的每一处角落。回首过往,从踏入上海大学开启学术探索,到如今在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的讲台上教书育人,这段旅程满是成长的印记,如颗颗明珠,熠熠生辉。
初入上海大学读研,内心满是忐忑与期待。在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领域,师从谭旭东教授,接受前沿理念与方法的熏陶,我深感幸运。在谭老师的带领下加入中国传统故事团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。初次接到任务,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故事素材,兴奋又紧张的我一时不知所措。在迷茫之际,谭老师温和的鼓励让我安定下来:“先从简单的故事入手,深入挖掘它们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,再思考如何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呈现。”此后,为收集资料,我常泡在图书馆。在写作过程中,每完成一稿,谭老师都会逐字逐句地审阅,大到故事架构的合理性,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。为更贴近孩子们,我深入学校,与他们相处,倾听其对阅读的独特见解,观察孩子的阅读习惯。那些纯真笑容和好奇眼神,成为我学术道路上最温暖的力量,推动我在学术海洋中稳步前行。
研究生毕业后,我踏入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的校园,开启了教学之旅。从理论的云端走向实践的大地,这是挑战,更是梦想的启航。
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,我始终保持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,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领悟到教育的真谛——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,而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深刻碰撞。它需要我们以爱为底色,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,去感化、培养他们。
班上有些孩子基础薄弱,再加上缺乏家长足够的辅导,在学习中常常遇到问题,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。长期的困境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,成绩也因此停滞不前。看到这一切,我决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,为这些孩子提供一对一的作业辅导。我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学习方法,分享学习乐趣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。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,我都会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奖励。当孩子们品尝到进步的甜蜜,学习热情就会被重新点燃,学习动力也越发强劲,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显著的提升。
想起班里的小明同学,他活泼可爱,思维活跃,但表达能力欠佳,有时情绪会急躁。刚接班时,就像个急匆匆的小狮子,回答问题、表达看法都很急切;与小朋友意见不合或为朋友打抱不平时,会控制不好情绪。
一次回答问题,我发现他理解了问题却无法准确表达,小狮子懊恼又暴躁,我却觉得他很可爱,看到了这个年龄男孩特有的天真与好奇。我笑着让他别着急,帮他梳理思路。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,慢慢回答出问题。课后,他激动地跑来问:“老师,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,我今天回答得好不好?”那一刻,我理解了他的快乐。
小狮子虽然偶尔还是急躁,但已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,课间常来和我分享生活趣事、读书心得,还推荐好吃好玩的。他也能静下心来理清思路再做事,变成了善于思考的小狮子。
有人将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,精心培育着娇嫩的花朵;有人把教师看作春蚕,默默吐丝直至生命尽头;还有人认为教师是蜡烛,燃烧自己照亮他人。于我而言,教师更像是与童真的一场浪漫邂逅。在与孩子们相伴的时光里,我俯身拾起那些洒落的烂漫,它们装点着我的教育之路。未来,我愿怀揣热忱继续前行,让这份烂漫的芬芳永远萦绕身旁,与孩子们共同书写更多动人的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