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
  • 文章
  • 图片
  • 视频
  • 专题
当前位置: 首页 >家庭文明建设
婚育新风润万家 │ 淮安市盱眙县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婚姻登记处:让山水见证幸福
发布时间:2025-09-24 来源:省妇联家儿部、《莫愁·家庭教育》

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,“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,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、生育观、家庭观的引导”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,2024年,江苏省妇联在全省26个县(市、区)及其所辖的78个单位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试点工作。各地各单位因地制宜,广泛宣传新型婚育文化、提供婚恋指导支持服务,积极促进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扎根江苏大地、吹进千家万户。

今年,我们将在总结推广原有试点经验基础上宣传一批、拓展一批、储备一批,持续推动新型婚育文化进家庭。3月起特别推出“婚育新风润万家”宣传专栏,分享各试点地区或单位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的创新举措与生动实践,希望各地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,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,让新时代婚育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润泽每个家庭,让幸福与希望在每个家庭蓬勃生长!


江苏盱眙第一山,得名于宋代书法家米芾所题“第一山”,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。踏入盱眙县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,青石板路上的苔藓在晨露中泛着微光。抬眼望去,青砖黛瓦的偶园在绿树掩映下愈发古朴雅致——这座800平方米的明清园林,如今成了见证幸福的新地标。作为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和省妇联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试点单位,盱眙县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山水自然特色,创新“结婚+旅游”模式,将婚姻登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,打造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体验,进一步推动婚俗改革,弘扬新时代婚育新风尚。



穿过朱漆大门,登记大厅里的“连理枝爱情树”率先映入眼帘。树枝上挂满了新人的许愿卡片,微风吹过,卡片沙沙作响,仿佛千万句誓言在耳畔低语。不少新人来登记时,特意在“百年好合姻缘桥”畔驻足合影,镜头里不仅有甜蜜笑容,更有对婚事简办的默契认同。



婚俗改革馆内,泛黄的婚书、褪色的喜服静静诉说着盱眙婚俗的千年变迁,传递着“婚姻的核心是责任与承诺,而非奢靡攀比”的理念。



最令人动容的是颁证厅。在“5·20”“七夕”等时间节点,登记处会请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全国最美家庭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银江为新人颁证。当新人们从李银江手中接到崭新的结婚证,接过的不仅是两个人的浪漫,更是对家庭的责任、对未来的期许。



盱眙县民政、妇联等部门共同挖掘放大偶园文化因素,在传统婚俗中融入现代文明,织密幸福网。“第一山偶园登记+黄花塘红色婚俗+天泉湖星空婚礼”的阵地集群,让婚俗改革充满诗意——天泉湖畔的森林婚礼、淮河镇家宴中心的简约宴席,费用比传统模式降低近半,却让幸福感加倍。天泉湖畔的森林婚礼基地,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正在进行,新人踩着松针铺就的红毯,在星空下交换誓言。“场地费加布置不到5000元,比传统婚礼省了一半多!”新娘展示着手机里的电子婚书,“这里免费拍婚纱照,抵扣景区门票,太划算了。”这种“结婚+旅游”模式,让新人在仪式感中践行文明新风。 



如今的盱眙,婚事简办率从30%跃升至75%,“零彩礼”家庭超38%。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,下一步将推出“婚俗改革积分制”:“新人参与集体婚礼、选择低彩礼都能积分,积分可兑换小家电、旅游券等,让文明行为更有获得感。”

从偶园的宣誓声到家庭的欢笑声,盱眙县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让山水见证相守的承诺,谱写出景美人暖的婚育新篇。当婚育新风化作可触可感的生活仪式,当婚姻家庭成为新型婚育文化传承的起点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爱情的绽放,更是对幸福的崭新追求:简约而不简单,庄重而不奢华,让爱回归本真,让家成为港湾。